close


從小到大,我家掌廚的一直就是我阿媽,後來阿媽年紀大不煮了後,我媽媽並沒有接手上廚房因為我媽煮的很難吃,後來我們家變成外食一族,連過年都是在外包年夜飯。

獨自一個人來杭州過生活後,在阿媽口耳相傳(就打電話啦)之下,自己煮點有阿媽味道的菜也還行的,哼哼,我從蔥蒜不分的大小姐,到現在可是會煮紅燒肉咧,超驕傲!

不過紅燒肉好處理,我一直很懷念一道很普通的阿媽口味家常菜,麵腸,也許應該叫做素腸,但我們家都念麵腸(台語)。

啊...那鄉愁的滋味就是麵腸的滋味...,可惜在杭州待了許久,市場和大超市都走透透,就是沒看到麵腸。

所以,今年過年我做了一件壯舉。

我把阿媽炒好的麵腸冰在冷凍庫,臨上飛機前帶走,還包在衣服中怕它太早解凍,總算,經過10小時的奔波,麵腸安然的抵達杭州,並且順利的分多日吃下肚。

當我把這件事情說給同事聽時,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,畢竟...那只是麵腸而已。*

不過大概孝感動天是秘密的力量,在麵腸吃完的一個多月後,我居然在市場看到麵腸的身影!歐歐歐!




是的,這就是麵腸,不是大隻的蠶寶寶。*

不過杭州不把這玩意叫麵腸,這裡叫做「水麵筋」。而且豆腐店老闆娘還好得意的跟我說,這是她進的新商品。我聽了心裡暗想:這不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家常食品,怎麼變成新品上市咧?

管他叫啥都好,新品舊品都行。反正我買到麵腸了,花哈哈哈哈哈~

這裡的麵腸不知道會不會比台灣貴,三大條不到台幣40元。



回家後,把麵腸洗乾淨,準備阿媽的好味道。

其實阿媽的麵腸作法很簡單,不太一樣的是多了一道把「剝皮」手續。一般吃麵腸或市場上賣現成的,都是用切片的麵腸來煮,我們家不是唷,從小到大,阿媽都會把麵腸沿著紋路剝下一段段的再去炒,這樣炒後,比較能入味,口感也比切的好。







這是剝好的麵腸。





然後起油鍋,爆香薑片後加入麵腸拌炒,加點糖、醬油,試試看,有點甜有點鹹的口味依個人喜好不同可增減。炒炒炒,麵腸上色後悶一下,就大功告成了。







炒好時大概就是這個顏色,看起來會一卷卷的,很家常也很簡單的作法。

通常我會炒個兩三條後冰起來,要吃飯時當作涼菜來配。如果喜歡辣的,當然也可加點辣椒,不過阿媽的口味是不辣的,我就依樣畫葫蘆。

寫著寫著,肚子又餓了起來。

咕嚕......。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備註】
1、台媽曾用類似的手法帶過肉圓和台灣香腸。是的,這裡也沒有肉圓。
2、蠶寶寶一說來自我妹,果真也是不下廚的大小姐一枚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d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